2007年5月11日星期五

通缉群众

这次围剿的重点目标是群众出版社为首的犯罪—间谍—侦探—阴谋—政治小说,悬赏捉拿
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格雷厄姆· 格林(Graham Greene)、杜伦·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和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

《夜的声》——日本推理小说选
北京出版社出版,一九八一年七月第一次印刷

原价:0.8元
附送。
灰尘感十足、又旧又破、油渍隐约可见,还标着2元的价。本来没想要,到最后又不甘心地指着它对那个营业员大妈说那儿有一本挺破的能不能送我?心想我都买了这么大一捆书这理由已足够充分了吧? 没想大妈竟面露难色说哎哟这我们以前还真没有过这,我们这是国营书店你要说是私人的那还可以商量对吧之类的话。不会砍价占便宜的我不服气,只好把刚才心里想的嘟囔了几句出来。大妈口松了,说哪本我看一眼吧,我把它翻出来给她,大妈煞有介事地翻了一下,又向旁边一个带茶色眼镜的中年男人征求意见,情况还没汇报 完,男的就锁定目标似地朝我一甩头,用象打发叫花子的口气说:“给他给他!”。我也立刻向叫花子乞到了满意的施舍生怕施主突然反悔一样,迅速离开现场。

<目录>
[1] 《烟头之证》
大谷洋太郎 著
押川雄孝 译

[2] 《夜的声》
松本清张 著
王再清 译

[3] 《证词》
松本清张 著
杨祖铭 译

[4] 《拿破仑的遗发》
三好 彻 著
金慕箴 译

[5] 《神兽之爪》
陈舜臣 著
杨晶 译

[6] 《一封迟到的信》
日下圭介 著
肖广 译

[7] 《在寂静中渐渐疯了》
森村诚一 著
林台 译

[8] 《不幸的旅馆》
佐野 洋 著
王再清 译

日本第二代的社会派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的两篇我觉得一般,新一代社会派森村诚一还是成熟老练保持水准;日本华侨陈舜臣的《神兽之爪》也还不错。


《西姆农侦探小说选》,群众出版社出版,1986年3月第一版
乐嘉智 编
廖练迪 校
封面设计:冯纪伟
原价:1.90元
6元购入。
当代著名比利时法语作家乔治·西姆农(Georges Simenon)的一个选集。



<目录>
《皮克普斯签名》 谷炘(xīn) 王国卿 译
《梅格雷的烟斗》 黄曼龄 译
《巴叶的老太太》 朱延生 译
《贝特小姐和他的情人》 姜芳杰 译
《敞开的窗户》 乐嘉智 译
《伦迪先生》 李宝捷 译
《蜡泪》 王晔 译
《伊斯坦布尔的侦探》 高巍 译
《加蓬凶杀案》 陈春晖 译







[法]罗歇·博尼谢(原法文名未知) 著
群众出版社1982年7月第一版
孙凡 张华 译
封面设计:郜(音gào)宗远
原价:0.95元
4元购入。



《寒风孤谍》(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英]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 著
王重光 译
群众出版社1981年3月出版
原价:0.63元
4元购入。
终于买到了。


[美国]小库尔特·冯尼戈特(Jr.Kurt Vonnegut) - 《重入樊笼》(JailBird)
曹兴治 朱传贤 译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7月第一版。
封面设计:蒋明
Dell Publishing Co,Inc.
I Dag Hammarskjold Plaxa
New York, 1979
黑色幽默派大师Kurt Vonnegut(今译库尔特·冯内古特)今年4月11日刚去世,终年84岁。
译林第二代用油画作封面的软皮简装系列曾出过《冠军早餐·囚鸟》,曾在昌平校区的图书馆借阅过,曾多次想方设法据为己有,均失败。不过不久在银川席殊书店买到这本:


《五号屠场·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
Slaughter House Five & God Bless you Mr.Rosewater
云彩 紫芹 曼罗 译
译林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虽听说《五》是所有译本中最差的,可还是看得人很爽。

网络肖毛兄的一篇:

刚刚写成,这是准备在网络公开的“全面版”,还有个1300字的侏儒版,等在报纸刊出后再贴出。从今天起,直到6月末,恐怕我没空再写任何文字了,购书月记除外。
——肖毛

读者热爱你,冯内古特先生

看云居细语之六

1

初次听到冯内古特去世的消息,以为这是个黑色幽默。去多家英文网站上查找,结果竟然一致:冯内古特4月11日去世,终年84岁。诺曼·梅勒在声明中表示,我要向他致敬,他是我们的马克·吐温……
看起来,它不是黑色幽默,而是一支刚刚唱完的歌。就这么回事。
但歌曲还能再唱一遍,无数遍。按照梅特林克的童话剧《青鸟》,死者仍活在生者的记忆里。按照冯内古特的说法,生者能够徘徊在生死之间的任何一点,死者在过 去则富有活力,在天堂里“愿意多大就多大,只要你在地球上到过那年龄。”那么,假如天堂里的冯内古特愿意,随时都可以回到生命开始的那一年:1922。
1922年11月11日,德裔移民后代冯内古特生于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与父亲同名,人称小库尔特。1939年入康奈尔大学攻读生物化学,1941年入伍。 1944年去欧洲参战,母亲于该年自杀。1944年底被俘,在德累斯顿屠宰场地下冰库做苦役。1945年2月13日,他在该城“目击135000人一夜间 被英国炸弹炸死”的悲惨场面。战后回国,1945年入芝加哥大学,1947年在通用电器公司做宣传联络员。1950年初次发表短篇小说,次年辞职,成为自 由作家。1952年出版长篇处女作《自动钢琴》,从此被看作科幻小说家,直到1969年才因《五号屠场》而摘掉科幻小说家的帽子,被英国小说家格林称为美 国最优秀作家之一。他还出版过《猫舍里的金丝雀》《欢迎到猴子屋来》等短篇小说集,少量戏剧和散文集。1997年宣布封笔,2005年出版散文集《没有国家的人》(多为旧作)。

2

尽管冯内古特不愿被归入某类作家,可他的确是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读者对此比他更有发言权。与约瑟夫·海勒等人不同的地方,并不是其作品带有科幻色彩,而是他的黑色幽默源于德累斯顿大轰炸,他的创作生命即由此激发。
他的作品始终抨击与战争、宗教、科学、种族、环境等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对被压迫者寄予深切同情,担心科学的发展会把人变成机器,充满“叛逆”精神,但在 写出《五号屠场》之前,他没有找到更为合适的表达方式。他的早期作品,虽然构思新奇,用笔精练,仍然比较拘谨,不脱传统小说的叙事与思维模式。《上帝保佑 你,罗斯瓦特先生》标志其创作的转型,《五号屠场》才让他达到成熟地步。随后出版的《冠军早餐》让他攀上另一个颠峰,《囚鸟》成就稍低,其封笔之作《时 震》和后来的《没有国家的人》表明,冯内古特再也不能爆发出新的火花。
从某种意义而言,冯内古特有点像周作人,在创作初期反复摸索,等到思想和文风大致成熟,便开始反复“重述”,几乎每次重述都有新意,并由此让自己渐渐变得完善起来。所以,若想了解冯内古特,不但要时刻把握“德累斯顿”这个关键词,还要从其早期作品读起。
他的早期短篇和长篇小说,仿佛一个个五彩探测气球,渐飞渐远。试探了20多年后,这位“欧洲历史上最大屠杀的目击者”终于写出《五号屠场》,找到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

3

在《五号屠场》里,开头先讲述创作经过和自己的经历(采用雍永森为化名),暗示小说内容和结局,代入书中人物。作者有意识地把自己写进作品,从中发表议 论。小说没有传统布局,甚至不设置悬念。采用更加开放的意识流手法,把过去、现在和未来割裂为瞬息即变的片断,令其交错发展,共同推进。喜欢用短句子,人 物具有漫画色彩,全书洋溢着黑色幽默色彩。带有科幻色彩,其中经常提到名叫基尔德·特劳特(Kilgore Trout)的科幻小说家及其作品梗概。
在《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里,这些特点已经出现,但还没表现得这么成熟。所以,冯内古特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作者频繁闯入”,带有浓郁的讽刺、幽默和科幻色彩。
戴维·洛奇在《小说的艺术》中强调,“作者闯入”相当冒险,容易破坏读者胃口,除非作者能够表现得“彬彬有礼,富于幽默”。冯内古特的作品恰好说明了这一 点,因为它们总能让你大笑,尽管那是一种黑色的笑。因此,他曾骄傲地说,“讲笑话是我的行当”。凭着这种说笑话的天才,他多次闯入自己的小说,成为其参 加、操纵、旁观者,而且具有多重化身。从《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里开始反复出现的特劳特(《猫的摇篮》里的宗教领袖博克侬可以算他的前身),《五号 屠场》里的雍永森,《冠军早餐》里的斯都奇,都是冯内古特的化身。在《时震》里,冯内古特一开始就用真实身份闯入作品,宣布特劳特“是我的另一个自我”, 最后几乎把别的角色全部挤走,只留下他自己。

4

冯内古特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内容的连续性。《茫茫黑夜》中的主角是德国的美国间谍小霍华德·W·坎贝尔,他在战后曾被美国兵奥黑尔逮捕,后来逃回美国,又自愿去以色列接受审判。在坎贝尔收到说明自己不是德国纳粹的证明信后,小说暗示了他的死亡,却没有明说。
在《五号屠场》里,不但出现了奥黑尔,还补充说明了坎贝尔在战前的行为,又说他在等待以色列审判时自杀身亡。
《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里提到的541行星,在《五号屠场》里再次出现,而且有更详尽的描写。
《冠军早餐》中提到的黑人威恩·胡勃勒,死后有一块墓碑,上面写着“黑囚鸟——他适应了应该适应的一切。”而作者1979年出版的小说题目就叫做《囚鸟》。
《囚鸟》序幕中提到的惯盗约翰·狄林吉,在《时震》中有更详尽的描写。特劳特在《囚鸟》里提到的口头禅“叮啊铃”(叮儿铃),在《时震》里才开始解释其真正含义。在《时震》第56章里提到的打字和邮寄稿件细节,在《没有国家的人》第6节中又叙述了一遍。
冯内古特小说的灵魂人物特劳特,在凡是有他出场的作品中都有不同侧面的描写,把冯内古在这些作品中提到的特劳特科幻小说梗概汇集起来,简直可以成为科幻小说的素材大全。综合起来,特劳特的经历大致如下:
特劳特是兽医,有兽医学位,他二战时是陆军中尉,在日本服役,因包庇日本女间谍而被判无期徒刑,是朝鲜战争后唯一有叛国罪的美国人。水门事件,斯代布克与他都被关在佐治亚州的同一监狱。他的真名为鲍勃·范德,另外的笔名是弗兰克·X·巴罗(《囚鸟》)。
他与儿子不和,非常孤独,只能和鹦鹉比尔说话,1979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冠军早餐》)
按照《冠军早餐》的说法,他的生卒年是1907~1981,共写过209部小说,作品都被包装为淫秽读物。按照《时震》的说法,他1931年14岁,2001年84岁时去世,共写下千篇小说。
他曾收到罗斯瓦特的信,信中说他应该当美国总统(《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冠军早餐》)。

5

冯内古特还像伯吉斯等小说家一样,善于在小说中创造新词,如他在1963年创造的karass,1997年创造的timequake等,丰富了英语的词汇和表现形式。他还曾专门探讨创造新词的重要性,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
可惜,在英文逐年丰富的同时,汉语却在萎缩。国内的中文编辑被迫随时搂住最新版本的汉语字典,以此作为压迫汉语的圭臬,凡是最新版汉语字典中没有的词汇, 统统都会被新字典得意地枪毙。语言是活的,随时需要发展,我们却偏要用新字典对语言的发展进行钳制。秦始皇又算个啥?
以前,我喜欢在作文或翻译时使用“呆在这里”之类的说法,今年起却行不通了,因为新字典说,我只能使用“待在这里”的说法。既然如此,就别怪我太毒辣。
从此,凡是需要上交编辑的文稿,我一律避开“待”字,所有的“等待”字样,都被我换成“候着”或者“到一边儿凉快去”。没有“待”字,生活同样精彩。于 是,我宁愿频频使用“留在”“等在”“候在”“停在”“悬在”“守在”,也不使用“待在”这样的词汇;同时,我开始大量使用“呆子”“呆瓜”“呆板”“呆 货”“呆气”“呆傻”“呆若木鸡”“呆头呆脑”“苶呆呆”这样的词汇,甚至“呆账”这样的专业名词,看新字典还怎么说。“待子”?“待瓜”?“呆子”! “呆瓜”!
数字表达方式也遭到了虐待。我记得,沈胜衣兄的《满堂花醉》出版之前,为了保留文中的大写数字,编辑竟然要上报他们的出版总社,得到郑重批示后,才敢于留下那些大写数字。

6

冯内古特的幽默形式多样,且与讽刺紧密相连,可以表现在作品中的各个地方。比如,在《猫的摇篮》和《时震》的正文开头,分别有这样的句子:“叫我乔纳 吧。”“叫我小(库尔特)吧。” 这两个句子显然是故意套用《白鲸》的正文开头:“叫我以实玛利吧。”(Call me Ishmael)据《旧约》,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之子,出生后被弃。后来,这个词也被引申为“社会公敌”或“被社会唾弃者”之意。明白这一点,就可以感受 到冯内古特的讽刺幽默力量。
在《五号屠场》中,雍永森目睹有人死于电梯失事之后,女记录员问他:“你感到恶心吗?”他的回答是,不,“战争期间我见过许多比这还惨的事儿。”该书还有 一个细节,比利和一个流浪汉被德国人俘虏,关押在环境恶劣的车厢里。旅行的前八天,流浪汉每天都对比利说,“这不算糟。不管在哪儿,我都感到适意。”第九 天,流浪汉却死了。
《五号屠场》中的这两个细节,属于典型的黑色幽默,在冯内古特的作品出现次数最多。有时,他的黑色幽默可以达到催人泪下的地步。比如,在《囚鸟》中,斯代 布克的妻子露丝虽然多才多艺,却因自己是犹太人的缘故曾在纳粹集中营饱受折磨。战后,她去照像馆找工作,给顾客拍摄结婚照,拍出来的画面总有战前的阴暗气 氛,“好像整个婚礼宴会慢慢地要在战壕中或者毒气室中收场似的。”
《冠军早餐》则把冯内古特式的讽刺与幽默结合到极至。该书配上大量作者自绘的漫画插图,用文字加图解的方式对各种社会弊端都进行了讽刺。在这本书里,他 “把自己的肛门画在签名中”,创作了著名的米字形图案,后来又把它画在自己的签名里。他用“可给马戴,可铺花坛”来讽刺大而无用的草帽,用“蛋筒冰淇淋” 的漫画来比喻自由女神的火炬,对美国式自由进行嘲讽。
总之,无所不在的幽默是冯内古特作品的最大特色之一,也是人们把他和马克·吐温相提并论的原因之一。但马克·吐温的幽默多为“热笑”,冯内古特的幽默却多 为“冷笑”,因为他的幽默多半源于对社会进化的恐惧,而这个恐惧的源头是1945年的德累斯顿大轰炸。冯内古特认为,“进化有可能导致极度邪恶的出现” (《没有国家的人》P8 ),为此,他需要用幽默来对抗,因为“幽默差不多是对恐惧的生理反应。”(《没有国家的人》P2)。

7

顺便简单说说各种冯内古特作品译本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错误。董乐山译《囚鸟》序幕中提到,有个叫约翰·狄林吉的惯盗,曾经“用肥皂做了一把手枪,涂上鞋 油,以此威胁狱卒,逃了出去。”在虞建华译《时震》(P37)中,“约翰·迪林格”从监狱逃出,“手持一把用破搓衣板削成的木头枪。”约翰究竟使用了“肥 皂”还是“破搓衣板”,两者必居其一。
在虞建华译《时震》(P171)中,冯内古特说,“我那时发表的长篇小说《五号屠场》里面因有操他娘的字样而受到攻击。在小说的前部分,有人向德占区被捕 的四名美国兵开了一枪。一个美国兵对另一个从来没操过任何人的士兵吼道:‘把头缩下去,你操他娘的傻蛋。’”在云彩、紫芹译《五号屠场》(P28)中,有 德国人对那四名美国兵开了四枪,他们当时没有被捕。然后,韦锐对毕利大吼:“离开马路,你这个大笨蛋。”由此可见,两处译文的细节各有出入。
在上海人民版《没有国家的人》P63中提到“甲克虫、滚石音乐”,而“滚石”(Rolling stone)是个老牌乐队的名字,不该被译为“滚石音乐”。虽然后来也有滚石唱片公司,但假如这里指滚石公司,就不能与“甲克虫”并列,因为“甲克虫”是 史上最著名的摇滚乐队之一。
各种冯内古特译文中还有些小毛病,小得不值得我记忆,就不再细说了。

8

尽管冯内古特始终黑色幽默来抨击美国及西方社会的种种弊端,激愤程度远在英国“愤怒的青年”派诸作家之上,美国的同类作家也难以比肩,但冯内古特从未彻底 地陷入绝望与颓废,虽然他的作品中不时流露出这种倾向。从他的作品来看,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的热爱者,他对美国的抨击越猛烈,越说明他留恋美国,希望它能 变成自己的理想家园。尽管他在小说中多次提到科技发达的外星球,如“541号大众星”,却不认为它比地球更美好,经常提醒读者,在那个地方也逃不脱战争。
所以,尽管冯内古特自称“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在继续抨击社会的同时,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长,他对人生反而越来越留恋,感情也越来越真挚。在《时震》序言 里,他不无伤感地写道:“现在我写完了我的最后一本书”。这一次,他不想在自己的小说里跑来跑去,而是把自己的真实记忆与情感暴露出来。通过观看13岁的 女儿演出的细节,表明他对人生的留恋和下一代的希望。往事重来的构想,既表明他的无奈,又反应出伤感的怀旧情绪。他在书中坦言,他不能适应电脑文化,甚至 无法用电脑写作。尽管如此,他还具有同样的锐利眼光,好心地提醒我们,不要让电脑把我们变成冰冷的机器。哦,这个又超前又落伍的美国老头,还是那么的可 爱!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童安格的一首老歌《朴客先生》:

你说过你一定不会来,
为什么偏偏又要来,
站在角落里一个人默默的期待。
你穿的西装旧得可爱,
显出你宽大的花领带,
不安的眼光远看倒真像个小孩。

如果能将时光倒流,
回到了你们的时代。
你一定怀念那场周末的牌,
三更半夜才回来。

哦,你是……年代!

虽然你脸上严肃无奈,
看得出你温柔的心怀,
为了我们你付出了关心的爱。
你说你跳舞很放不开,
又说你跟不上这个时代。
我们可以放一段适合你的节拍。

啦啦啦(笑声)

哦,你是……年代!

是的,这个叫做冯内古特的美国老头就是年代的象征,他在“严肃无奈”的底下,始终藏着“关心的爱”。就算死后,他仍留在我们中间,穿着可爱的旧西装,跟我们一起跳舞。
在《五号屠场》里,冯内古特这样写:“他从1955年的门进去,却从另一个门1941年出来。他再从这个门回去,却发现自己在1963年。”
这一次,当冯内古特从2007年的门离去,还会不会从另一个门回来?
在《冠军早餐》里,特劳特认为,自己的墓碑上应该这样写:“某人:从某年到某年,他作了尝试。”冯内古特献给他的墓志铭却是:“只有我们思想是人性的,我们才是健康的。”
冯内古特是健康的。从某年到某年,他作了尝试。
读者热爱你,冯内古特先生。
在《时震》里,冯内古特“假设自己在2010年依旧活着”。在《纽伦堡火炉王》中,奥维达曾这样说:“大师虽然死去,灵魂还留在我们心里,可以通过我们讲话和生活。”
  我相信,冯内古特的生命必将超越2010年。
 
 
9

最后简单说说国内出版过的冯内古特作品译本。
国内最早的冯内古特短篇小说译本,大约是傅惟慈译《无法管教的孩子》,收于1979年第3期《世界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4月出版的《当代美国 短篇小说集》中,收有傅惟慈译《灵魂出窍》。1980年第3期《世界文学》,收入傅惟慈译《这次我演什么角色》《哈里逊·贝杰龙》《艾皮凯克》。
大约从1982年开始,国内开始陆续出版冯内古特的作品,目前大约共出版过11种:

1.《回到你老婆孩子身边去吧》(短篇小说集),福建出版社1982年初版 ★
2.《茫茫黑夜》,艾莹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初版
3.《五号屠场/囚犯》(现代西方文学译丛),云彩、紫芹,毕均轲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初版
4.《囚鸟》,漓江出版社1986年初版 ★
5.《猫的摇篮》(当代美国文学),陆凡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初版
6.《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海峡出版社1989年前出版 ★
7.《五号屠场/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云彩、紫芹,曼罗译,译林出版社1998年8月初版
8.《冠军早餐/囚鸟》,董乐山译,译林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9.《时震》,虞建华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初版
10. 《猫的摇篮》,译林出版社200?年初版
11.《没有国家的人》(散文集),刘洪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初版

   以上10种作品中,没有在括号中特别标明的,均为长篇小说。带有★的三种书目为网友六朝提供,译林版的《猫的摇篮》我没有买,手里只有其余的七种。译林版《五号屠场/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中的《五号屠场》采用了湖南人民版的译文,但稍有修订。
  据网友六朝介绍,《回到你老婆孩子身边去吧》选自冯内古特的短篇小说集《欢迎到猴子屋来》,包括《猴笼欢迎你》《这次我演什么角色》《无法管教的孩子》 《灵魂出窍》《欧福问题》,《哈里逊·贝杰龙》《关于巴恩霍斯威力的报道》《艾皮凯克》《步入永恒》《工厂里的鹿》等14篇作品。
  据英文网,冯内古特作品目录如下(括号中的是作品别名):
 
  长篇小说:
 
  1.《自动钢琴》(Player Piano,1952)
  2.《提坦的海妖》(The Sirens of Titan,1959)
  3.《茫茫黑夜》(Mother Night,1961)
  4.《猫的摇篮》(Cat's Cradle,1963)
  5.《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撒在猪面前的珍珠)(God Bless You, Mr. Rosewater, or Pearls Before Swine ,1965)
  6.《五号屠场》(儿童十字军)(Slaughterhouse-Five, or the Children's Crusade,1969)
  7.《冠军早餐》(再见,忧郁的星期一)(Breakfast of Champions,or Goodbye, Blue Monday,1973)
  8.《闹剧》(不再孤独)(Slapstick, or Lonesome No More,1976)
  9.《囚鸟》(Jailbird,1979)
  10.《神枪手迪克》(Deadeye Dick,1982)
  11.《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1985)
  12.《蓝胡子》(Bluebeard,1987)
  13.《欺骗》(也可译为《咒语》或《魔术》)(Hocus Pocus,1990)
  14.《时震》(Timequake,1997)
  
  短篇小说集
  
  1.《猫舍里的金丝雀》(Canary in a Cathouse,1961或1963)
  2.《欢迎到猴子屋来》(Welcome to the Monkey House,1968)
  3.《Bagombo Snuff Box》(1999)
  4.《短篇小说》(Short Fiction,1999)
  
  剧本
  
  1.《万达·简,生日快乐》(Happy Birthday, Wanda June,1970)
  2.《时间和蒂姆巴克图之间》(Between Time and Timbuktu, or Prometheus Five: A Space Fantasy,1972或1973)
  3.《决心》(Make Up Your Mind,1993)
  4.《逃脱诱惑》(Miss Temptation,1993)
  
 
  散文集
    
  1.《瓦姆皮特,弗玛和格兰法隆》(Wampeters, Foma and Granfalloons,1974)
  2.《棕榈星期日》(Palm Sunday,1981)
  3.《比死更糟糕的命运》(Fates Worse Than Death: An Autobiographical Collage,1990或1991)
  4.《上帝保佑你,科沃开恩先生》(God Bless You, Dr. Kevorkian ,1999或2001)
  5.《没有国家的人》(A Man Without a Country,2005)

《新京报》纪念冯内古特的文章说:“冯内古特写过许多散文和剧本,但令他成为美国反文化标杆的还是他的小说。他一生19本小说中的大部分都很畅销,……”
从上面的目录看,冯内古特共出版过14部长篇,4部短篇,4部剧本,5部散文集,小说的数量远远多于散文和剧本,不能说他“写过许多散文和剧本”。此外,就算把短篇集加起来,他也不过出版过18部小说集,何来“19本小说”?

12:58 07-4-19 肖毛



《食人魔窟(第二部)》(悪魔の飽食,  あくま の ほうしょく)
[日]森村诚一 著
唐亚明 李丹 译
封面设计:张涤尘
群众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
原价:0.6元
3元购入。

没找到第一部。翻看了一下,写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活体研究的,让我想起了牟敦芾的《黑太阳731》 。
内附关东军防御给水部本部设施全图保存版,很正。



《波浪》
[日]山本有三 著
本书根据日本講談社《現代文學全集·山本有三集》譯出。
孙福阶 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三月第一版
原价:1.05元
三元购入。
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山本有三(1887-1974)代表作。
遗憾的是书页里夹着一张记录有68处错的勘误表,并注明大部分错误系工厂校对失误造成,280页的小说,这书还能看么。


《退潮》(THE EBB-TIDE)
[英]斯蒂文生·奥士本(Kobert Louis Stevenson, Lloyd Osbourn) 著
江泽玖 译
本书根据William Heinemann London, 1923年版译出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
原价:0.59元
三元购入。



《德语课》(DeutschStunde)
[西德]西格弗里德·伦茨(Siegfried Lenz) 著
许昌菊 译
封面设计:姬德顺
根据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München, 1973年10月版译出,
外国文学出版社1980年9月第一版。
原价:1.2元
8元购入。


《迷人的山顶》(密闭地带)
[日]森村诚一 著
冯朝阳 王晓民 译
本书根据角川书店版译出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4月第一版
原价:1.2元
3元购入。

2 评论:

崩溃了!!!
小子下回见面了非好好教育教育你一番才行!!!!!
现在已经有博客涉黄被逮的了,希望你不是第二人!!!
"挺漂亮的还是因为我拍的好"~~~~~~~~~~~~~~~
我真的是无语了!!!愤

By Anonymous 匿名, at 星期六, 五月 19, 2007 3:33:00 下午  

....................

By Anonymous 匿名, at 星期六, 五月 19, 2007 3:34:00 下午  

张贴评论

评论:
崩溃了!!!
小子下回见面了非好好教育教育你一番才行!!!!!
现在已经有博客涉黄被逮的了,希望你不是第二人!!!
"挺漂亮的还是因为我拍的好"~~~~~~~~~~~~~~~
我真的是无语了!!!愤
 
....................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订阅 博文 [Atom]